x
学院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史生才院士开启夏季学期课程“天文学前沿讲座”第一讲!

    发布日期:2022-07-01

    6月30日,国科大南京学院夏季学期“天文学前沿讲座”顺利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史生才为国科大南京学院师生作题为“超导与天文探测”的讲座,开启“天文学前沿讲座”第一讲。讲座由国科大南京学院教学培养部部长吕静主持。

    史院士从超导现象、超导隧道结与(亚)毫米波天文、从THz至MIR的超导热电子混频器、超导“CCD”与早期宇宙探测、新兴的THz & X-Ray IFU、我国的太赫兹天文机遇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史院士通过图片生动地介绍了宇宙的历史,从光学、红外、射电全电磁波段观测宇宙的重要性出发,以超导探测器助力国际最大望远镜ALMA为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先进探测与成像技术在天文发现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史院士带领现场师生一起回顾了超导探测器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超导隧道结SIS在高性能混频器中应用的原理,并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详细总结了已经产出的一系列突出相关成果。自1998年研制成功并运行我国首台毫米波超导接收机以来,望远镜灵敏度提升一个量级,自此我国拥有了国际先进的超导探测器。他指出,以超导隧道结为代表的超高灵敏度探测器在首次黑洞成像、对宇宙生命起源的探索等宇宙学及天体物理研究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史院士还分享了紫金山天文台在太赫兹超导HEB热电子混频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我国规划建设的如南极冰穹A太赫兹望远镜、空间站巡天光学设施(CSST)、青藏高原15米/60米亚毫米波望远镜等太赫兹望远镜的相关情况。

    在交流和互动环节,现场同学积极提问,与史院士进行讨论。同学们针对Thz仪器做VLBI的波段、厘米波探测器、太赫兹探测模块、常规ccd与超导ccd的区别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史院士一一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解答。同学们均表示在听取史院士的解答后收获满满,深受启发。

    讲座最后,史院士勉励在场同学们,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到来之际,作为国科大南京学院的学生,要踏踏实实做自己的研究。他指出,天文和技术不是从属关系,新的发现往往都得益于新技术、新方法,最好的科学要配最好的仪器,最好的仪器也要配最好的科学,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并祝愿大家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