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学院首页 |

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近期科研进展

    发布日期:2024-04-15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1亿年前琥珀中首次发现海洋内寄生绦虫化石

    国科大南京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慈航在导师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云南大学,以及德国、英国、缅甸等地的同行合作,在缅甸克钦琥珀(约1亿年前)中报道了一块奇特的绦虫化石。该化石不仅是锥吻目绦虫的首次报道,也是首个绦虫身体化石,同时也提供了目前最为可靠的扁形动物门身体化石记录,为了解绦虫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本研究报道了绦虫的首个身体化石记录;提供了目前最可靠的扁形动物门的身体化石记录;证明琥珀可以保存软躯体生物的内部结构;提供了稀有的海洋内寄生虫被琥珀包裹的案例。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质学期刊Geology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30/G52071.1.


    白垩纪琥珀揭示早期黾蝽的交配行为

    国科大南京学院研究生生导师黄迪颖研究员团队通过对约1亿年前缅甸琥珀中黾蝽的研究,首次发现了黾蝽集群保存的两性配对化石。琥珀化石中三对黾蝽的配对状态可能记录了两性交配前的斗争场景或交配后的接触守卫状态(为避免精子竞争而延长交配时间)。研究推测雄性罕见缅甸黾蝽可能采取主动寻找并骚扰雌性的策略。此次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对于理解黾蝽交配行为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英国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8/rspb.2023.2546.


    稻田土壤残留化肥氮长期去向方面取得进展

    国科大南京学院岗位教师、研究生导师赵旭和颜晓元研究员团队利用15N示踪田间观测方法,首次量化出稻田土壤残留的肥料氮长达17年的去向。研究发现,阻控当季氮肥损失、提高氮吸收,并增强土壤保氮能力是进一步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关键。这一发现为相应技术研发提供了明确落脚点。相关进展以Legacy nitrogen fertilizer in 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flows to crops more than the environment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2.027


    农田多样化作物调控豆科生物固氮的根际对话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国科大南京学院研究生导师彭新华研究员团队陈晏副研究员联合德国科隆大学陆地生态研究所、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在农田长期多样化种植下,种间植物根际对话调控土壤氮素库容扩增机制方面取得了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地上多样化植物-地下微生物群落基于“化学交流”构建农田跨界生物联盟途径,提出多样化种植提升退化红壤质量的生物调控原理,为在贫瘠红壤上建立花生/玉米-油菜轮间套作制度优化,协同退化阻控和养分扩容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Legume rhizodeposition promotes nitrogen fixation by soil microbiota under crop diversific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159-x


    我国湖泊二氧化碳从大气的源向汇转变

    国科大南京学院研究生导师罗菊花副研究员和岗位教师、研究生导师段洪涛研究员与肖启涛博士、齐天赐博士,联合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Xiaofeng Xu教授和耶鲁大学Xuhui Lee教授,通过整合挖掘我国两次不同时期近300个全国湖泊调查数据(包括部分文献数据资料),发现过去几十年我国湖泊整体正从CO2源向汇转变,而不同区域气候和地理环境分异“诱导”湖泊CO2生消机制产生明显地带性。本研究集合流域特征—湖区环境—水体理化等多层属性,构建了变化环境下湖泊CO2动力学框架,辨识了我国湖泊CO2演变规律的物理、生物、化学驱动机制,突破了以往研究多聚焦“data gap”,以数据整合—收支估算为主线开展我国湖泊CO2动态变化研究的局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研究成果以Lakes shifted from a carbon dioxide source to a sink over past two decades in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 Bulletin上。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400166X


    河流湿地受损导致脱氮效能下降与水质恶化

    国科大南京学院研究生导师李恒鹏研究员团队张汪寿副研究员等人从丘陵区河流湿地受损的实际案例入手,通过对比分析湿地受损前后河流水质及脱氮过程的变化,发现湿地受损后河流氮素去除能力下降3/4,直接导致河流总氮浓度激增17%;研究证实湿地受损将驱动生态系统重构,引发水生态及氮循环过程一系列变化。本项研究为全面认知河流湿地脱氮过程与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对于评价湿地受损或退化对水环境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其对原位脱氮效能的影响提供了关键依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领域权威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3c07404


    信息学院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综合系统装备研制平台取得新进展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综合系统装备研制平台依托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关键技术支撑全系统装备研制所需的通信体制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基站、终端、仪器仪表、综合试验与验证四个研发支撑子平台,实现共性技术研发支撑。

    该平台支撑了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仿真验证及接入网模拟测试,实现低轨卫星通信空基、地面系统和终端的一体化仿真验证,同时也在逐步构建数字孪生窄带终端模型,支撑数字孪生产业发展。

    该平台承担的多个项目顺利验收结项,积累了电子对抗场景构建推演、虚实结合波形验证等关键技术,在平台推进方面,按照预定计划实现新版本发布,“沿途下蛋”完成了4个项目验收,并积累了多项知识产权。低轨卫星网络测试平台已启动低轨卫星通信仿真验证子平台、低轨卫星通信接入网模拟验证子平台、低轨卫星终端模拟验证子平台项建设。

    (来源:各科教融合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