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馆:8:00-22:00

我的图书馆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新书通报第七期

来源: 阅读:

新 书 通 报

本期上架新书1601种1644册,共涉及22个类别

新 书 展 区


本期部分新书推荐

《对称与不对称》

作者:李政道,朱允伦,柳怀祖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馆藏地:二楼图书借阅区

索书号:N49/38

对称展示宇宙之美,不对称生成宇宙之实。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对称与不对称交相辉映,构成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成为指引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灯塔。

在这精短的18篇文章中,李政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生动的比喻、形象传神的图片、引人入胜的奥秘、深入浅出的道理,轻松阐释了这一改变世界、影响物理学发展的颠覆性思想,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思维方式。

书中更是具有独创性地阐释了科学与艺术、中国古典智慧与现代物理结合的魅力:公元前的爱国诗人屈原用诗论证了地球是个椭圆球体;杜甫的诗最先提出物理的概念;中国古典格子窗体现几何对称的复杂结论;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常沙娜的作品再现对称的科学内涵;老子的道德经更是科学哲学的高度囊括······

《看得见的自然史》

作者: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编著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馆藏地:一楼书吧

索书号:N091/24

400年博物馆收藏,浓缩成一部影像版《自然史》,致敬博物馆创建人乔治·布丰。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从古生物化石到现代动植物,每个篇章都是一次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看见亘古自然,理解万物演化。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看见”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绝世清音:中国琴与琴乐》

作者:吴钊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馆藏地:二楼图书借阅区

索书号:J632/12

在这部专著中,吴钊教授通过琴器、琴谱、琴曲、琴论、琴人几个篇目,既简明扼要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琴制作、传世名琴、奇妙琴谱、著名琴曲、琴道理论、历代琴人、琴艺流派等古琴艺术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历史与现状。通过阅读吴钊教授的这部专著,人们一定能够充分体会到古琴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魅力和价值,认识到它之所以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原因,增强我们抢救、保护这项遗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物理力学讲义:典藏版

作者:钱学森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二楼图书借阅区

索书号:O369/1

物理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提供计算工程技术中所用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钱学森是这门学科的开创者之一。钱学森关于物理力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1950年到1955年在美国争取返回祖国这一时期取得的。1946年他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他起初从事这项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搞清火箭发动机中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为这时气体处于高温高压的极端条件之下,这些性能参数无法用实验手段测得。怎么办?他设想通过理论计算,获得这些参数。他凭借自己深厚的数学和物理根基,开始这项研究,并取得成果。

本书是钱学森关于“物理力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学术专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提供计算机工程技术和所用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本书为基础学科讲义,全书共13章。第1章绪论阐明了物力学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第2、第3、第4章讲述量子力学、统计学基本原理,第5章到第9章分别介绍理想气体、固体的液体的热力学性质,说明了从分子结构计算材料宏观性质的方法,第10章到第13章阐述处理各种输运过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例如热传导、黏滞性、扩散、中子慢化及热辐射等。

马兰花开中国原子弹诞生记》

作者:聂文婷

出版社:三联书店

馆藏地:二楼图书借阅区

索书号:TJ91/3

本书以大量史料文献结合档案材料,复原了中国1964年10月16日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历史过程;前史后传,兼及国际、国内的背景史事,尤其是中苏从友好援建到后来的交恶撤援,以及美国核威慑核讹诈的外部环境变化,国内从中央顶层设计、军委决策领导到科研技术部门与专家的攻坚克难,叙事井然有序,史料脉络清晰,是一部著述态度严谨、史料史实真实可信、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著作。

全书在史实、人物钩沉描述完整清晰的基础上,本书以史带论、聚焦“两弹一星”精神,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这24个字,分别结合史料加以梳理阐释,体现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立意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