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与智能制造学院以科教融合为基础,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能源动力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全面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动向;能围绕有关研究课题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085800能源动力(全日制工程硕士领域)
“燃料仿真验证平台”“燃机总体性能设计分析云桌面平台”“先进高效热界面材料研发测试平台”“超薄/超导系列微热管研发测试综合平台”等基础科研平台,以及正在建设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集成验证平台、燃气轮机数据中心及数字孪生平台和先进高效紧凑式换热技术与装备研发测试平台,面向国家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围绕能源的源头、转换和利用全过程,以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以及流体力学等为学科基础,聚焦大规模物理储能、燃气轮机数字化、高效换热、氢能利用等未来能源重点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研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致力于培养能源动力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 储能技术
面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需求,开展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含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蓄冷蓄热及新型节能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示范,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支撑。
2. 燃气轮机数字化技术
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以工业燃气轮机产品研制与应用为导向,开展燃气轮机关键设计技术研发、建立核心部件设计体系及燃机云数据中心,借助燃机数字孪生,推进燃气轮机数字化,为我国燃气轮机自主化设计的卡脖子问题提供数据分析与技术支撑。
3. 换热技术
面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等领域对先进高效传热技术的迫切需求,以超强换热为主线,开展先进高效热管理技术与材料、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技术与装备、工业余热深度利用与新一代热化学储能技术、微槽群复合相变传热与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4. 能源领域前沿技术
面向未来能源系统低碳、高效、智能化设备与元器件需求,以可穿戴能源材料、热电能量转化器件、储氢与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与应用为目标,探索新型功能材料与新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