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

李四光——矢志科学报国

时间:2022-08-14

前言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呈现出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他们矢志科技报国,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为科学家精神写下生动注脚,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源和精神营养剂。

李四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他对我国石油的勘探和开发作出重大贡献,为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创立地质力学

上世纪20年代,有关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正处高潮。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和科学思考,李四光提出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并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各种地质现象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成功的指导了我国的找矿和地震预报工作,奠定了国际地学界的崇高声誉。

否定“中国贫油论”

解放初期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当时,世界都流传着中国缺乏石油的理论,因为1915年至1917年间,美孚石油公司率领一个钻井队,花了300万美元在陕北打了7口探井,因收获不大不得不放弃。5年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中国调查地质时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1953年,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征询他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毛泽东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回答主席说:“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地质勘探工作”。毛泽东听后高兴地笑了,当即作了关于开展石油普查勘探的战略决策。

在李四光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土地上终于有石油冒了出来。特别是东北、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信心,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56年,李四光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这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有力的证明。20世纪60年代,勘察队还根据他提出的“地质构造与辐射勘测相结合”的思路,找到了一批国家急需的铀矿资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地震预报方法

地震预报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古代虽有多次地震的记载,但没有地震预报的先例。国外虽然研究了上百年,但一直没有找到地震预报的方法。  

1962年,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后,李四光就开始考虑地震预报问题。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更深刻地感到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将很大精力投入到地震的预测、预报的研究工作中。

在邢台地震发生后,李四光不顾76岁高龄,亲自到邢台进行考察。当时,邢台邻近地区小震频繁发生,搞得人心惶惶。针对这种情况,李四光大胆地预测说:邢台地区已经发生了两次大地震,岩石中出现了大量的断裂岩层,必然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调整位置以求平衡,所以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现在,这些大、小地震已经让这些断裂层的能量大部分释放了,所以,近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极小。后来,李四光的科学预言被证实。李四光通过对地震的实地考察和地质力学研究,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地震预报新途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预测性的意见;他还预测了唐山、四川、邢台、临沂四大地震带。目前,四个中有三个已被证实。

结语

爱国奉献、勇于担当是李四光一生的写照,他总觉得事情做的太少,与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相差太远。“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他说:李四光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这个高度评价。

1989年,为纪念李四光对中国科学事业和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继承和发扬他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积极从事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我国设立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同年10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天文台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李四光星。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泉路188号

211135

©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苏ICP备05004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