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矗立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仙林园区的铜像沉稳厚重、富有感召力,他就是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张钰哲。
张钰哲先生年表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诞生在福建闽侯,自幼丧父,家境贫苦。
1910年,8岁的张钰哲亲眼目睹回归的哈雷彗星,领略到宇宙的神奇和震撼,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宇宙的种子。
张钰哲少年时,举家移居北京,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
1923年,张钰哲从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学习机械工程和建筑学,但出于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最终于1925年转入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就读,1929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期间,张钰哲还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从事天文观测。
1928年8月,张钰哲(前排左一)在芝加哥大学的留影,青春少年,风华正茂。
毕业前夕,他赋诗呈母:
科技学应家国需,异邦负笈跨舟车。
漫言弧矢标英志,久缺晨昏奉起居。
乳育劳劬齐载覆,春晖寸草永难如。
喜把竹书传好语,明年渡海俱琴书。
1928年11月22日,张钰哲用叶凯士天文台60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一颗新的小行星,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张钰哲满怀深情地将其命名为“中华”(China,国际编号1125)。
张钰哲留学美国期间,一批先驱者也在国内奋力开拓,为中国建立现代天文学体系而百折不挠地努力。1928年2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南京成立,先后在高鲁、余青松两任所长的不懈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筹建紫金山天文台。
1929年秋,张钰哲在美学成,随即毫不犹豫地归国服务,受聘为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还被天文研究所聘任为特约研究员,参与天文研究所的科研工作。
1933年,张钰哲在南京与陶强女士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陶强解放后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数学名师。
1934年9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落成,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比肩世界的国立现代天文台。
1936年6月21日日全食,天文研究所组织两支观测队分别前往日本北海道和苏联伯力进行观测。张钰哲(后排右一)与李珩(前排左一)受天文研究所委托,前往伯力观测,并与苏联天文学家进行交流。
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中国天文学会战前最后一次年会在青岛召开,张钰哲(前排左五)参加了此次会议。不久后,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张钰哲携带家人随迁。
1939年,天文研究所根据中央研究院的统一安排,辗转西迁昆明,并建立凤凰山天文台,作为战时的科研与观测基地。
1941年1月,应中央研究院的任命,张钰哲只身前往昆明,接任天文研究所所长。
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全食带主要在中国境内。虽然国土多为敌寇占据,但中国科学家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本次观测的历史使命。在张钰哲的精心组织策划下,中国日食西北观测队进行了紧张而细致的准备,随后历时40多天,跋山涉水3000余公里,从昆明远赴甘肃临洮开展日全食观测。他们冒着敌机多次轰炸的生死之险,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成功开展日全食观测。
这次观测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日全食科学观测,成果辉煌。观测队顺利进行了照片拍摄、光谱观测、彩色影片拍摄等,取得大量珍贵资料,还成功开展了航拍日全食,并在观测过程中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向全世界进行现场直播。观测队在返程途中,张钰哲还组织了多场日食展览活动,对民众进行科普宣传。
1943年-1946年,当选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抗战胜利后,张钰哲在安排好天文研究所回迁南京事宜的同时,还与云南大学协商,妥善解决凤凰山天文台的接管问题,为大西南保留了天文学火种,为日后云南天文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946年,张钰哲(三排右一)按照国民政府的安排前往美国进修。他此次在美不到两年,跟随之前留学时的导师樊比博教授(二排左五),在恒星天文等方面作出出色的研究成果。
1948年,归期将至时,国民政府由于经济崩溃,居然取消了原本允诺给他的返程路费。张钰哲克服重重困难,并谢绝了美国一些天文机构的挽留,借着1948年5月9日日环食的机会,参加美国赴中国的观测队,这才回到祖国。
美国《Science》杂志6月封面刊登张钰哲参加的这次观测活动的照片。
回国后,张钰哲带领天文研究所人员利用当时较为完好的小赤道仪望远镜的15厘米镜筒,开始进行小行星的观测研究工作。
1948年11月,张钰哲带领天文研究所部分人员暂迁上海,等待解放。
1949年9月,张钰哲带领天文研究所返回解放后的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
1949年至1985年,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1950年5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张钰哲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至1984年改任名誉台长,历时34年。
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苏联,为制定我国天文学发展规划取得借鉴经验。发表“中国天文事业的古代成就和近来情况”“访问苏联天文研究机构观感”等。
1955年6月,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内首次发现新小行星,临时命名为“紫金一号”。
1956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任中央委员。
1957年,发表重要论文“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这是在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前,国内开创性的相关研究。
1958年,筹建南京天文仪器厂。
1959年,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2年,在广州向聂荣臻同志申述北京天文台选址中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连任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5年,率领紫金山天文台有关科研人员赴京参加进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设计方案论证和测轨方案研究工作,对“东方红”卫星的成功发射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国际小行星通报宣布,第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以表彰张钰哲在天文学上的贡献。
1979年,张钰哲(后排右二)与叶叔华(前排右一)、易照华(后排右一)等一起前往加拿大,为恢复中国天文学会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的合法地位作出了有决定意义的努力。
1980年,亲自前往青海髙原为我国第一台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选址。
1980年2月16日,78岁生日当天,在昆明观测日环食。
1982年,出版专著《哈雷彗星今昔》(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4年,再度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作学术报告“今日中国的天文台”。
1984年,改任紫金山天文台名誉台长。紫金山天文台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张钰哲等老一辈天文学家的艰辛开拓,中国的天文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这一年老友相聚,抚今追昔,分外开怀。
1985年,改任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
张钰哲年幼时亲眼见过的哈雷彗星,时隔近76年再次回归,张钰哲又一次得以亲眼目睹。他的一生中两次看到哈雷彗星,这彷佛是他“捕星”一生的隐喻。
1986年7月21日张钰哲在南京病逝,告别了钟爱一生的天文事业。
张钰哲始终心怀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以全面提高我国天文学研究水平为重,不遗余力地支持协助各个天文单位的建立和发展。建国初期,他抽调大批优秀骨干,全面推进和发展了我国的时纬工作。1956年后,张钰哲参与制定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绘制了六十年代天文学发展蓝图。在他的推荐和支持下,紫金山天文台的大批骨干参与了后来多个天文单位的建设工作,并成为业务中坚。
张钰哲对天文教育机构与科普机构的建立同样十分重视。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和发展,饱含着他的影响和关怀。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于1952年成立,成为中国天文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
张钰哲重视观测,勤于计算,治学严谨,刻苦认真。晚年的张钰哲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依然在科研第一线勤勉工作。
张钰哲对晚辈的成长极为关心,重视天文人才培养,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尽力帮助有志于天文工作的年轻人。
张钰哲亲手创建并领导了我国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其成就为世界所公认。
张钰哲亲自奠定了我国天体力学轨道计算和人造卫星轨道研究工作的基础,为新中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钰哲领导开拓了行星物理、太阳物理、恒星物理、天文历算、天文仪器研制、毫米波天文、空间天文等分支学科,丰富了我国天文学的研究领域。
张钰哲还是一位天文科普工作的热心倡导者和亲身实践者,是我国天文科普的引路人。在他的倡导下,紫金山天文台成为建国后最早向社会公众定期开放的科研机构之一。他还常常不辞辛苦,亲自为青少年复信答疑解惑,举办天文科普讲座。
张钰哲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底和修养,自幼即对书法、诗词、绘画、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将它们当作陶冶人生的爱好,涵泳其中,深得其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1990年10月,中国邮电部发行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一枚为张钰哲纪念邮票。
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又将月球背面一座撞击坑以他的名字命名(Zhang Yuzhe)。
星耀中华,风范千秋。张钰哲先生始终秉承“科技学应家国需”的信念,他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如同太空中亘古闪耀的中华星,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严谨求实、勤奋开拓,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